致敬!驻守在疾控哨所的“健康”校友们

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阻击战中,再次让集临床医学、教学、科研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于一体,在国内外疾控领域享有声誉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公卫中心)成为世人瞩目的地方。这里是上海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定点医疗机构,是上海战“疫”最前线。

在这个专业、可靠的城市生物安全“哨所”,驻守着一群“健康”校友,时刻守卫着城市公共安全。

章礽荫  2001级医用放射线设备专业,毕业后进入正在建设中的公卫中心,他伴随着中心成长,见证了中心的发展,把青春和热血播撒在这片热土上。在这里,他接受了09年的H1N1甲流、13年的H7N9禽流感、14年的埃博拉和2020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考验;在这里,他挑战自我,在实践中磨炼技能,不断进取,成了专业骨干,业务能手,现任中心放射科技师长,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传染病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他是中心的应急先锋,09年甲流疫情中,他是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的放射技师,此次,他以扎实的专业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前布署放射科各项抗击疫情作战计划。实践证明,X线摄影(DR)及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技术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筛查、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效保障。为危重患者进行床边X线检查,与确诊患者零距离接触,他是疾控火线上的党员老将。

洪加懿,2001级精密医疗器械制造与维修专业,和章礽荫  是校友,也是同事,现在更是战友,现任后勤保障部副主任的他如数家珍地向母校老师介绍防控的各项保障工作 ,原来,自从应急隔离病房正式运行后,他直接住进了医院的宿舍。在中心工作已经16年了,对他而言,这里是他另一个“家”,他和爱人张玉萍共同经历了多次重大疫情的考验,一个在病房救治,一个在后方保障,是工作的好搭档,生活好伴侣。为照顾家里老小,半年前,爱人调到了离家较近的第四人民医院。谈起爱人驰援武汉,他非常感慨,言语中都是敬佩,爱人理由非常充分:这些小囡,都是新兵,我是久经疫场的老将,做好自身防护,不仅是自保,也是保护病人,我要手把手教会他们,我是带“长”的护士,这么可以临阵退缩呢?你在上海,我在武汉,不同阵地,同一战线,我们共赢抗“疫”战。

谈到因值班不能去送行,他说没遗憾是假的,但我不后悔,“水、电维修,供氧都需要我们保障着,尤其是负压病房,一旦不稳定就会报警,我们一步都不能离开,这里收治的都是确诊患者啊”。五年级的儿子非常懂事,在微信上向妈妈表决心。曾对解放报记者说等爱人回家就补庆他们的结婚纪念,现在还要和双方父母补拍张全家福,没有双方父母的支持,我们夫妻也不能安心工作,这次抗疫,我们全家共参战。

他还热情介绍了物资管理部主任助理2001级精密医疗器械制造与维修专业的杨瑒;03级紧密医疗器械制造与维修专业胡倩倩、医电系的张凤;05级和07级临床工程技术专业的韩晓伟、俞萍。从120日战役开始,协调医疗设备借调,每天都在赶进度,放弃休息与时间赛跑,为的就是能早一刻把应急物资配备到位,订单发出赶在春节物流停运之前将储备物资用于新冠病毒肺炎病人的治疗。春节期间,保障应急病房内医疗设备运行正常。

谈到校友奋进的氛围,他感谢师兄83级医电专业张坚(现任仁济医院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对历届进中心校友悉心指导,传帮带。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默默坚守在疾控哨所,初心不变,矢志不渝!你们是我们心中的好校友,正是平凡的你们为我们创造了“岁月静好”的时光,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