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每一次萍聚,都值得铭记。2013年他们怀着对医学的梦想,选择了同一个专业跨入了同一所学校--上海健康医学院;三年后,他们戴着洁白的燕尾帽,牢记“ 厚德至善,健行康民”的校训,走向不同医院同一个护理岗位;2020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同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来到了战“疫”主战场--武汉
瑞金医院心外监护科护士陈家晖原定2月份结婚,年夜饭桌上,开朗乐观的他做起了未婚妻和父母的思想工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初学校护理专业只录取了几名男生;瑞金医院培养我成了操作CMO、透析的能手;这么多女生包括我在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的朱子薇同学都去了,我是男生,各方面比她们有利……未婚妻体贴地问他是不是提前领证,他宽慰她说“等我回来,我们结婚”,其实他心里清楚武汉的战况。男儿自当强,这个25岁的上海大男孩成了千万奔赴荆楚大地的一员。
东方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晏晓坤具有西北汉子的朴实侠义情怀,坚韧不拔的意志。在校时,他刻苦努力,认真练习每一项操作。工作后,“精中有细,稳中有升”成为他座右铭,是医院国际紧急医学就援队队员。他说:武汉,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地标,这里,我和同学成了战友。我不后悔选择护理作为终身事业,不后悔报名参战历练人生,因为我拥有了别样的青春。元宵节,他端着汤团对解放报记者说:在上海读书三年,工作三年,等完成任务,一定回兰州,看妈妈,我太想吃妈妈做的臊子面了”。
燕帽在头,誓言在心,与子同袍,共赴火线。抱歉!家人;抱歉!爱人;不能陪伴在你的身边,是为了千万家庭的团圆;请你们放心!在武汉,我们有同窗同学!在武汉,我们有“健康”校友!家人,爱人,母校,请为我们加油!你们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待到红日升起时,待到春暖花开时,丁老师:我们一定会再携手回母校看您,到北苑看盛开的樱花!
发稿时,辅导员丁可凡老师来电,他们的同学于景海(仁济医院肝胆外科监护室护士)和同院的未婚妻在18日一起奔赴武汉共战“疫”。









